英雄配宝剑、好马配好鞍,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。但在玉石雕刻中,最为精巧淋漓的雕工未必施展在上好的玉石之上;而真正的上品玉石,往往也难见太过繁复的雕工。
▲ 名玉名家 陈华 作品《君子》
好玉难以配好雕,这是玉雕行当中司空见惯的事情。
“大圭不琢,美其质也”,中国人自古就懂得,极致的美玉是不需要雕琢的,因为它的质地和灵气来自天然,无须过分美化,便已胜过大部分刻意为之的美。这样的美玉恰似那未施粉黛的美人,气韵天成,倘若浓妆艳抹反而失了美感,徒增几分脂粉气息。
▲ 名玉名家 陈华 《平安无事牌》
好多玉雕师一生过手玉石无数,但每每碰到令人称奇的上好美玉时,总有几分无从下手的感觉。这不是玉雕师江郎才尽,而是他们不愿草率地给美玉定了形,希望找到最好的形式,将难得上好的玉石用巧、用尽、用绝。
于是,上好的玉料设计总不会太繁复,中等偏上的玉料材质,反在尽情展现玉雕的形态之美。
▲ 名玉名家 陈华 作品《江南情韵》
大圭不琢,剜脏去绺、取其精华足矣。但质地稍次一些的玉料则不同。这样的玉料同样具有玉石天然的美感,却也需要玉雕师利用自己的技艺和构思,赋予玉石更多造型和艺术之美,帮助玉石完成更好的展现。面对这样的玉料,玉雕师少了几分过分爱惜玉石的谨慎,却多了几分畅然随意的洒脱。以和田玉为例,如果说籽料是那大圭不琢的美玉,那么山料就是玉雕师挥洒创意的选择。
▲ 名玉名家 任永辉 作品《马到成功》
观察大家名流的山料和田玉雕,镂空技法、大型摆件不在少数。这些作品仿佛玉雕师最完美的画卷,处处透露出雕刻之考究、立体,极具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▲ 名玉名家 任永辉 作品《秋藤》
当玉石足够质美之时,雕刻便是辅助,以至简的手法来衬托玉石之美;而当玉石不那么出彩时,雕刻便是帮手,通过赋予玉石更多艺术之美来完成表达和展现。有人说玉雕之道实在微妙,天然之美和艺术表现之间的分寸需要精准拿捏,谁能处理好这对矛盾,谁就是足够优秀的玉雕大师。
▲ 名玉名家 陈华 作品《岁岁平安》
我说,玉雕之道也好琢磨,只要心怀一颗爱玉、惜玉、成玉之美的真心,就已经读懂玉石的一大半了。玉雕师琢玉如此,观玉人赏玉亦如此。名玉名家汇集了全国四十多位玉雕大师和各界热爱玉雕的人士,共同搭建一个玩玉、赏玉的玉雕平台。如果你也是热爱玉石的人,就来加入我们吧,让我们一起品玉石之美,扬玉雕之德!
我要上榜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知名雕刻家和工作室通上榜名玉名家